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

一間厝,一個人,他們的故事 -專訪雲林莿桐農村生活實驗場負責人廖志桓



 MBA102/江明容

老舊屋子經過整理後煥然一新
(
廖志桓/提供)

 近年來吹起一股樂活風潮,除了鼓勵大家把速度放慢外,亦十分鼓勵大家走入鄉村,體驗不同的農村風情。

 一個隱身在雲林莿桐的老屋子,化身一變成為鄰近地區的新亮點;一個在北部打拼數十年的遊子,如何透過一間老房子來寫出他的理念及故事?讓我們請雲林莿桐農村生活實驗場負責人廖志桓來為大家做說明。

返鄉築夢,地區亮點

創辦人廖志桓先生 (廖志桓/提供)
 廖志桓,一位知名建築師,一個擁有偉大夢想的實踐家。長年在北部執業,從事建築和室內設計的工作,作品遍佈台灣南北及中國,設計案件以產業建築(電子、生技等高科技廠房)為主。因工作關係接觸到不同企業主,在互動的過程中,得到許多啟示及想法,對任何事情充滿好奇的他,也在這時決定拓展自己的能力。於是工作之餘就讀了台大EMBA,之後又至英國進修財經並取得學位。有了建築規劃設計經驗及商管經營學識後,並將其事業擴展至其他相關行業。

 離鄉四十多年後,因為需陪伴照顧年邁獨居的父親,決定返回家鄉,進而開啟了另一段逐夢的歷程。當返鄉回到雲林莿桐這個純樸的鄉村,發現這裡的景物依然沒什麼改變,時間在這裡似乎凍結了,他開始構思,該如何讓這個區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特質與利基,進而讓這個純樸的鄉村注入多一點的人文氣息,並且能夠在未來建構「一個最適合的居住環境。」

 一開始他結合雲林科技大學、淡江大學教授等學術界好友,成立「農村策略工作營」,並且花了六個月的時間研究鄉村現況、產業、生活結構…,並在因緣際會下,租借了莿桐鄉農會閒置的供銷部大樓,成立「農村生活實驗場」,實踐他對未來構思的第一步。

 莿桐鄉農會供銷部房舍已有六十幾年歷史,廖志桓運用自己的建築設計專業,整體空間重新構思區劃。首先把閒置的老舊樓房整修改造,將原有窗戶、木構造、結構…保留堪用的部分,拆除二樓多餘的天花裝修,讓陳年檜木及搭接技法重現,以現代的簡約設計手法,讓空間在新舊間交織,顯現其時空交錯美學。由於他個人喜愛美食,所以廖志桓建築師將一樓規劃成一個舒適用餐的空間,並將屋外的走廊規劃成花藝區,邀請理念相同的同好進駐。除此之外,為提升當地的藝文氣息、讓城鄉資訊同步,在用餐空間旁,規劃一個書店區,提供當月份Top 30的暢銷書及當期雜誌,但並不販售書籍,目的就是提倡閱讀及觸動當地居民的思考觀點,期能藉由書刊提供的多樣知識及觀點,為這個純樸的地方注入人文活水;房舍的二樓運用原有的木架構與挑高的大空間特質,設置了藝文展演空間,可供做展覽、講演租借使用。在展演空間旁的辦公室設立了「建築診所」,提供當地的設計規劃及相關建築專業服務。這個幾個部門,雖是獨立作業,但卻也互相支援著。

試試看,就對了!

老建築改造後成為寬敞明亮的空間
(江明容/攝)
 「農村生活實驗場」顧名思義,就是一個頗具實驗性的生活試驗的場域,所以對於這裡的的空間使用,廖志桓並沒有做任何的設限「只要與我們理念相同,符合需求,什麼都可以去嘗試!」他提到原本餐廳設定的是提供歐式料理,但經過探訪討論之後,發覺這區域的顧客普遍對台式烹調方式較為習慣,因此調整為台式創意料理,採當季、當地新鮮食材,以西式的供餐方式呈現,融合且保有原有的堅持,經過測試,反應頗好。「我們不打廣告,把這些錢省下來,多辦幾場活動吸引大家,開放式的空間,讓路過的人都有機會輕鬆地坐在草皮上,好好地聽個音樂或聽個演講,至少停下來了,就有機會學習與改變。」在這個充滿藝文氣息的空間裡,服務人員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,他提到當時返鄉的初衷,希望員工盡可能聘用當地年輕人?廖志桓表示,利用餐飲專業訓練的過程,讓未曾接觸品味服務的年輕人,慢慢了解、提升,進而做到最好,現階段有不足的地方,都是他們很好的學習與成長機會,這對於他們的未來有很大的幫助,就如同他所說的:「這未來不是我的,是他們的!」

人生不一定要長,要活得精采

 廖志桓的未來願景,是打造一個適合銀髮族生活的環境,並且藉由文化的注入及擾動,透過飲食、活動舉辦,將合宜的理念在生活中傳達,創造新的生活模式,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返鄉。他衷心地期盼能從雲林莿桐這個點開始,做任何可行的型態實驗模式,當地或鄰近的區域只要認為合適、可參考複製,他會毫無保留將經驗分享,讓大家共同創建這塊土地,逐漸成為一個全新的農村生活型態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